2018-10-17 16:22:05
说到狠心,很多女人都做不到,看看生活中那些妇仁之仁,再看看金庸小说里的穆念慈,影视剧里更是多的不可数,常常看到 ... [详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研究27 和心脏赛跑研究27 和心脏赛跑 Friedman, M., Rosenman, R.H.(1959).Association of specific overt behaviorpattern with blood and cardiovascular finding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69,1286-1296.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这一问题,你很可能会把自己较为明显的主导特征作为对该问题的回答。这些人格特征通常被称为“特质”,它们在使你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这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支持人格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认为,我们身上有很多种人格特质,例如双性化人格和控制点,这些特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数量又有所不同。所有心理学家都感兴趣的是,人格特质使我们能够较稳定地预测出某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换句话说,人格特质理论家认为,对人格特质的剖面图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个体现在或将来的行为结果。因此,如果某种人格特质经研究能够预测你的健康状况,甚至能预测你死于某种心脏病的概率,那么人格心理学家对这种特质的兴趣急骤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也许知道有一种与健康有关的人格特征,它被人们称为A型人格。简单地说,A型人格是指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个体的整个人格面貌。这种行为模式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1911~2001)和瑞罗森曼(Ray Rosenman)两位心脏病学家首次提出。他们的理论和研究发现把心理学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并且对我们如何看待人格何以能导致或避免严重疾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理论假设 这两位医生研究构想的产生过程表明,对细微之处的仔细观察可能会引发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一次,弗里德曼医生请人为他候诊室里的家具重做皮套。做皮套的人说,沙发和椅子的皮套磨损方式很奇怪。具体说来,椅子的前沿比其余部分磨损得更快。这让弗里德曼医生想起似乎他的心脏病人常坐在椅子的边缘,这种现象促使他想知道他的病人(心脏病人)是否与其他科室的病人在某些重要人格特质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公司高层和内科医生的调查,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发现,人们普遍认为长时间处于疲劳驾车、面临最后期限、竞争性环境以及经济受挫等慢性应激状态下的人,更可能患上心脏病。于是,他们决定对这些想法进行科学验证。 方法 利用他们的早期研究和临床观察,两位心脏病学家提出了一套反映一种特定的外显(可观察的)行为模式的模型,或者说特质组合。他们相信这一特定的行为模式与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并最终导致冠心病(CHD)。这种被称为A型行为的模式包括如下特征: (1)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 (2)在所有情况下都有一种热衷于竞争的倾向; (3)一种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持久的欲望; (4)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务之中; (5)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 (6)心理和生理上的过分敏感(P.1286)。 研究者紧接着提出了第二种被称为B型行为的外显行为模型,其特点与A型行为完全相反。这些行为的典型表现于不具备以下这些特征: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的压力。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符合A型行为模式和B型行为模式的被试。为此,他们联系了各种各样的大公司大企业的经理和主管,并向他们解释这两种行为模式,请求经理和主管从自己的同事中挑选那些最符合该行为模式的人。最终选定的两组被试由各个级别的经理主管和普通职员组成,全部为男性。每组83人,其中A组的平均年龄为45岁,B组的平均年龄为43岁。所有被试都完成了与该研究的目的有关的一些测验。 首先,研究者用访谈的形式来了解被试父母的冠心病(CHD)的既往病史,被试自己心脏问题的既往病史,每周的工作、睡眠和锻炼的时间以及吸烟、喝酒和饮食习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还要基于被试的肢体动作、谈话语气、紧咬牙关、体态、急躁神态以及被试关于内驱力、好胜心和时间紧迫感的自我报告等指标,确定被试是否具有其所在组(A型行为或B型行为)行为模式的全部特征。研究者最终确定A组的83名被试中有69人充分表现出A型行为模式,而B组的83名被试中有58人被判定为完全符合B型行为模式。 其次,要求所有的被试用日记方式记录自己在一周时间内的饮食情况。给每名被试分配一个编号,以便让他们在如实报告饮酒情况时不会感到为难。接下来,被试的饮食情况由医院中的一名营养学家进行归类和分析,该营养学家不了解被试的身份,也不知道被试属于哪个组。 再次,对每名被试进行抽血以测量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和血凝时间。通过详细询问被试以往的冠状动脉健康状况以及标准的心电图数据来确定其冠心病的状况。这些心电图数据由罗森曼和另一名不参与该研究的心脏病学家分别进行独立解释和判断。除一例之外,他们的解释完全一致。研究者还检查被试的眼睛确定患有角膜弓的被试数量。角膜弓又称老年环,指的是由血液里的脂肪堆积而导致的在眼角膜周围形成的一个不透明环状物。 现在,让我们概括一下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的研究数据,看看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 结果 由访谈结果来看,两组被试的行为好像与研究人员所勾勒的两种行为模式的轮廓非常吻合。A组被试长期为承诺、抱负和内驱力所牵制。而且,他们显然渴望在所有活动中都力争上游,不管是专业活动还是娱乐活动。此外,他们也承认有强烈的获胜欲望。B组被试与A组被试相比有非常显著的不同,尤其表现在缺乏时间紧迫感上。B组被试似乎满足于他们的生活现状,而且不愿追求多个目标,并避免竞争性的情境。他们很少关心升迁的问题,而且往往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家人在一起以及参加非竞争性的娱乐活动。 表7—4概括了两组被试在测验和调查中最具可比性的特征。表7—5概括了有关血液水平和疾病情况的测量结果。正如表7—4所示,两组被试在几乎所有被测量的特征上都较为接近。尽管A组被试在多数测量指标上略高于B组,但在两者仅在每天吸烟的数量以及其父母患冠心病的概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7—4 A组和B组被试的个体特征的比较(平均值) 表7—5A组和B组被试的血液和疾病的比较 然而,如果你浏览一下表7—5中两组被试的胆固醇情况和疾病情况,两组之间的确存在非常有说服力的差异。首先,尽管从表中的全部结果来看,两组被试的血凝时间似乎并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别。血凝速度与心脏病及其他脉管疾病有关。血凝时间越慢,患病的危险性便越小。为了更严密地进行统计检验,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比较了那些表现出典型A型行为模式的被试的血凝时间(6.8分钟)和那些表现出典型B型行为模式的被试的血凝时间(7.2分钟)。结果发现,二者在血凝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表7—5中所示的其他发现是非常明确的。A组被试的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B组。如果将典型的A型被试和B型被试进行比较,这一差异则会更大。A型被试角膜弓的发生率是B型被试的三倍,而典型A型被试的角膜弓发生率则是典型B型被试的五倍。 使本研究得以载入史册的最重要的发现是两组被试在临床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A组中有23名被试(28%)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发病迹象,而B组中只有3名被试(4%)有明显的迹象。当研究者对典型A型被试和典型B型被试进行进一步检验时,研究所得到的证据变得更为可靠。A组中有发病迹象的这23名被试全部具有典型的A型行为模式,而B组中的这3名有发病迹象的被试则是其中非典型B型行为模式的人。 对研究发现的讨论 作者隐含的结论是,A型行为模式是冠心病以及与此相关的血液异常的主要原因。不过,如果你仔细检查表中的数据,你会注意到对那些结果可以有其他的解释:一是A组的人报告其父母患有心脏病的人数更多。因此,或许是遗传而不是行为模式造成了两组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另一引人注目的差异是A组被试每天的吸烟量更大。今天,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吸烟可以引起冠心病。也许不是A型行为模式导致了这些结果,而是大量的吸烟引起了冠心病。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在他们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时回答了上述两种潜在的质疑。首先,他们发现A组中吸烟少的被试(每天10支或更少)和吸烟多的被试(每天多于10支)患冠心病的人数一样多。其次,B组中吸烟多的被试多达46人,却只有两人有冠心病症状。作者根据这些发现认为,吸烟可能是A型行为模式的一个特征,但不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直接原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研究完成于40年前,当时人们对吸烟与冠心病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的认识。 关于父母的既往病史导致了这一差异的可能性,“研究数据显示,A组有心脏病家族史的30名被试中,只有8人(27%)患有心脏病,而其余没有心脏病家族史的53人中,却有15人(28%)患有心脏病;B组中有心脏病家族史的被试有23名,但其均未表现出临床的心脏病症状。”(P.1293)需注意的是,现在更多的对该因素进行严格控制的研究已经证明冠心病与家族因素有关。不过,我们还不清楚遗传的究竟是心脏病,还是某种行为模式(例如A型行为)。 研究发现的意义和后续发现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的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该研究是最早系统探讨并提出个体的某些特殊行为模式能大大地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患病概率的研究之一。这一发现提醒医生,对成功的诊断、治疗、干预和预防而言,仅仅考虑到疾病的生理方面或许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该研究开创了探索行为与冠心病关系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且已产生了很多研究文章。A型人格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已被提炼为如下要点:人们能够对心脏病高危人群的初次发病进行预防。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研究的第三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是,它对于开创和发展健康心理学这一行为科学分支功不可没。健康心理学家从心理因素在健康的促进和维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致病原因及其在医疗保健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来研究健康和医学的方方面面。 一项特别重要的后续研究值得在此作一介绍。1976年,罗森曼和弗里德曼发表了一项历时8年的研究结果。研究中的三千多名男性被试在该研究开始时被诊断为没有心脏病,且具有A型行为模式。这些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是B型行为模式被试的两倍,更易遭受心脏病的威胁,其报告的冠状动脉问题是B型被试的五倍。然而,更为重要的可能是,A型行为模式能够在独立于其他诸如年龄、胆固醇水平、血压或吸烟习惯等预测源的情况下,预测人们是否会患冠心病(Rosenman et al.,1976)。 现在你可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A型行为模式会引起冠心病?”最为人们接受的一种理论回答是,A型行为者面对应激事件时,比非A型行为者的生理唤醒强度更高。这种极端唤醒状态致使身体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同时也提高了心率和血压。久而久之,这些对压力的过度反应会损害动脉,并进而导致心脏病(Matthews,1982)。 近期应用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或合作或独立地继续进行人格和行为变量在冠心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并在该领域中扮演着带头人的角色。他们的研究连同其他研究已经发展出一种新的领域“心脏病心理学”(cardiopsychology),主要关注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病程、康复以及应对机制中的作用(Jordan,Barde, Zeiher,2001)。本节讨论的是他们的第一篇论文,该文以及他们的其他许多的近期研究已被很多国家的众多研究所引证。A型行为的概念已经被完善、拓展和应用到诸多研究领域。其中一些领域应用A型行为的概念是完全顺理成章的,而另一些领域或许会令你感到惊奇。 例如,有一项研究检验了A型行为与汽车驾驶之间的关系(Perry Baldwin,2000)。得出的结论让人深信不疑,即“朋友们不会让具有A型行为的人驾车!”该研究发现,A型人格与驾驶事故有密切关联,产生更多交通事故、收到更多罚单、在路上更加不耐烦、表现出更多的公路暴怒,以及更多高风险的驾驶行为。看到这里,在你下次遇到交通事故之前,你或许想用本节结尾处的A型行为量表测试一下自己。 研究者们仍在继续探索人格因素与健康(尤其是冠心病)的关系,目前定义了一种新的典型行为模式:D型人格(Denollet et al.,2010)。字母D表示苦恼(distressed),D型人格的特点是大多数时间里都充满了负面情绪,对世界持有悲观的看法(“一切都糟透了”),害羞拘谨(与他人同处时感到不自在)。研究发现,这种行为模式与很多负面的健康事件有很高相关,包括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心脏搭桥术、心力衰竭、心脏移植、心脏病发作和因心脏问题造成的死亡等。研究者发现D型人格的个体处于社交环境中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另外,他们还拒绝与他人谈论自己的心理不适感,因为他们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人认为D型人格是A型人格的变体,有些人则认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 有研究还发现A型人格(或许D型人格也是一样)会影响父母与青春期子女的关系(Forgays,1996)。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900多名被试的A型人格特征和家庭教育环境。结果显示,如果父母具有A型行为,则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倾向于具有A型行为。尽管这并不令人吃惊,但却又一次引出了先天与后天的问题。孩子是继承了父辈A型行为的基因倾向,还是他们在A型父母对其养育的过程中习得了A型行为?福盖斯(Forgays)在他的研究中强调:“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能觉察到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形成A型行为的一个独立的原因”(P.841)。不过,从最近的研究趋势来看,如果领养儿童研究、双生子研究和脑成像研究发现了A型/B型人格特征有基因或遗传的倾向,也并不令人感到吃惊(参见研究3中鲍查德针对基因影响人格所做的讨论和研究)。 结论 你有A型行为的人格特征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正如本文开头部分所提及的你的内向或外向水平一样,A型/B型行为特征是人格的一部分。用以评估人们的A型或B型行为模式的测验已被编制出来。请参考下面的A型人格特征的条目,以大致了解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这些人格特征: 1.经常同时做几件事; 2.催促别人加快速度,让其快点把话说完; 3.遇到交通堵塞或排队等待时,显得很急躁; 4.讲话时有很多手势; 5.无事可做时很难坐得住; 6.讲话时很不耐烦,而且常常出言不逊; 7.比赛时总是想赢,甚至和儿童做游戏时也是如此; 8.在观看他人完成某一任务会变得不耐烦。 如果你怀疑自己是A型人格,你或许需要求助于一位有经验的医生或心理学家,以便做一个更仔细的评估。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打破A型行为与相关严重疾病关联的干预方案,很大一部分是在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例如George et al.,1998)。 Denollet, J., Schiffer, A., Spek, V.(2010).General propensity to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ffects cardiovascular outcomes.Evidence from research on the type D (distressed) personality profile.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3, 546-557 Forgays, D.(199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A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family environment.Adolescence, 34(124), 841-862. Gearge, I., Prasadaro, P., Kumaraiah, V., Yavagal, S.(1998).Modification of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rogram.NIMHANS Journal,16(1), 29-35. Jordan, J., Barde, B., Zeiher, A.(2001).Cardiopsychology today.Herz, 26, 335-344. Matthews, K.A.(1982).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Type A behavior pattern.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293-323. Perry, A., Baldwin, D.(2000).Further evidence of associations of Type A Personality scores and driving-related attitudes and behaviors.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1(1),147-154. Rosenman, R.H., Brond, R., Sholtz, R., Friedman, M.(1976).Multivariate prediction of CHD during 8.5-year follow-up in the Western Collaborative Group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37, 903-910. 什么是压力?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曾经提到过,未来的社会是高度变化的社会,一切都存在着短暂性、新奇性,而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在2015年10月,美国压力管理协会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77%的人经常出现压力引起的生理异常,比如头痛、肌肉紧张,73%的人经常出现心理异常,比如易怒、心情低落,33%的人感到他们的压力非常大,甚至出现抖、心悸,48%的人因压力导致失眠,而54%的人因为压力而跟身边的人吵架。由此可见,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出现的状况。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压力山大"似乎也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时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一方面,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被触达,并且触达我们的人,默认我们应该马上回复信息。 所以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虽然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快速地接受到信息,但同时也绑架了我们,让我们同样的时间内需要处理更多的事情,压力也自然而然增大了。另一方面,社会高速运转,导致我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我们更容易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进而感觉到失控和压力。 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些压力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是否真的是坏事情呢它除了让我们焦虑、烦躁之外,还会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它都是负面影响的话,那为什么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还会保留这项特质呢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会发现,压力并不是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它与我们相伴已久。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时刻需要与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做斗争,当他们面对生存的威胁时,身体对生存压力会出现紧张反应,让他们快速对情况进行评估,做好战斗或者逃跑的准备。 这时候,压力反应是他们得以生存的保护伞,感受到压力之后,肌肉会自然紧张,进而帮助逃跑或战斗;同时加速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血液和能量。直到环境中没有危险了,为了快速反应所积聚的能量才会释放出去,身心又重归于平静状态。 所以,压力的产生,是物种进化的产物,成功地帮助我们的祖先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因此,我们都讨厌的压力,其实并不是全无好处的。在面对压力时,急促的呼吸和加速的心跳,是在给大脑和肌肉运输更多的能量可以让我们精力更加集中,相当于是给我们开了外挂,让我们在应对挑战时爆发出更多的力量。 既然压力并不是全无好处,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压力对我们的影响呢为什么同样是压力,有的人感觉"压力山大,无处可逃",有些人“却可以越挫越勇,化压力为动力”呢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就是要告诉大家,真正的压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进而学习如何调节与利用压力,让压力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职场中加速成长的助推器。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压力山大",认为是面试官的犀利提问、老板给的繁重的任务、同事间明处暗处的竞争,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其实不是,因为我们会看到,有人在面试官前应对自如,有人觉得繁重的任务可以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有人认为同事间的竞争是自己前进的动力,面对同样的外部事件,他们并没有感到压力山大。 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件,感受到的压力会不一样呢压力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只有真正了解了压力和它的作用,才能拨开压力的面纱,而不是人云亦云。 所以我们会和大家一起理清楚“什么是压力”、“压力有什么作用",进而找到化压力为动力的可能性。 大家先花5秒钟想一下,在你的印象中,压力是什么呢其实,心理学中对压力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S.Lazarus(拉扎勒斯) 提出的:他认为, 在人对环境进行评估后, 如果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不能应对问题、或者很难应对问题,就会感到有压力。 比如,在面对面试官的提问时,如果感到有压力,那可能是我们觉得,自己的回答达不到面试官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工作任务时,我们会感到有压力,可能是我们对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评估后,认为自己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觉得同事间的竞争有压力,可能是我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很难在同事之间脱颖而出。 所以,我再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什么是压力呢 既然压力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那么压力有什么作用呢 大家可以先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些情况某天早上起来, 想想今天放假, 没什么任务需要完成, 就懒懒地不想起床或者是在一次deadline的压力下, 工作非常高效,一个晚上就完成了本来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任务还有,是不是曾在长时间加班赶工的压力下,感觉到注意力难以集中,身心疲累,焦虑不安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经历过上面三种情况,分别是没有压力带来的懒散、适当压力带来的高效和过大压力带来的焦虑不安。 所以,压力会对我们产生作用,这种作用是有好也有坏的,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具体来看,由耶基斯(Yerkes) 和多德森(Dodson) 提出的倒u形曲线, 很好地解释了压力的大小与效率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压力很低和很高时,对应的效率都低;只有当压力适度时,效率才会较高。 这是因为,过低的压力水平难以激发我们努力的意识,人的精神状态会变得疲惫消沉、什么都不想干、没有欲望也没有动力。 而当人们无法完成他们所期望的工作时,过高的压力水平则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力不从心,长时间的过高压力甚至会让身体易于患病。 所以过高或过低的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因此,对我们来说,只有适度的压力水平,才会让人把事情视作挑战,有信心、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不断进步。 既然知道了在适度的压力下,效率最高,那么我们就知道如何才能"化压力为动力"了。 当我们觉得压力太小,自己没有动力时,可以用一些手段适当地加压;反之,当我们觉得压力太大,自己承受不了时,可以用一些手段适当地减压。 总之就是,尽量让自己的压力水平,处在倒u形曲线的中间部分。 通过上一小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压力是我们主观认为的外部要求和自身拥有的不平衡,那这种不平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个让你感受到压力的场面,比如说,老板今天一整天都沉着脸,现在突然叫你现在去办公室谈话。你会不会有压力呢 然后你试着分析一下,在这个场景下,之所以产生压力,是因为什么呢你的大脑什么都没有想,就直接感受到压力了吗并非如此。 是因为在老板说让你去他办公室的时候,你的大脑已经自动产生了很多想法,有一个迅速判断的过程。这就是压力的产生过程。 心理学学家Richard S.Lazarus(拉扎勒斯) 认为,压力的产生要经过四步: 压力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事件或某种情境,即压力源。比如压力源可能是老板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明天要交一份报告,也可能是,我明天要当众做一场演讲等等。 然后,第二步,我们对这个事件或情境进行初级评估,判断这个压力源对我们是否重要,是否是个威胁。 比如说,经过我的评估,“老板让我明天交一份报告"这件事是很重要的,因为工作任务能否完成,会影响到老板对我的评价,进而影响到我将来的晋升。所以初级评估的结果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对我很重要。 第三步是次级评估,也就是将解决压力源的所需资源,与我们自身已有的资源进行比较,判断我们是否能够应对威胁。 比如,还是老板要求我明天提交报告,如果我们认为,以自己的能力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就会有较大的压力;而如果我们完全有能力,或有充足的时间按时完成任务,则不会感到有压力。 再举个例子,我明天要做一场演讲,如果我评估后发现,相同内容的演讲我已经讲过一百遍了,完全可以应对地过来,就不会产生压力。 第四步,在经过两次评估后,如果压力源对我们构成威胁,同时我们应对这种威胁的资源不足时,就会形成外部要求与自身拥有的不平衡,面对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生理和心理会对此作出一系列的反应,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感受到的压力。 比如我明天要交一份报告,但是评估之后发现,很重要、却无法按时完成,就会出现压力反应,可能是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疼、心里有些焦虑等等。 好的,那我们总结一下,压力的产生需要经过四步: 这四个步骤中,我们需要关注的其实是两次评估,一次是第二步的初级评估,也就是判断压力源对我们是不是重要,是不是一个威胁;另一次是第三步的次级评估,判断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应对或处理威胁。 因为压力源通常是客观的事件和情境,所以无法改变,而这两次评估是我们对外部要求和自身资源的的主观评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大小。 清楚了压力产生机制,我还想再强调两个注意点,帮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压力: 虽然压力与情绪紧密相关,但又有所不同。 首先,压力本身代表了一种失衡的状态,也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资源,和我们在面对压力源时,所需要的资源不匹配。 比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我们什么时候会觉得压力很大呢给的时间太少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认为,规定的时间和完成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之间不匹配;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感知到的压力,是对这种失衡的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变化。 * 而情绪的产生来源之一,可能是我们感知到的压力源, 遇到挑战时感觉到兴奋,当众演讲时感觉到紧张,快要考试时感觉到焦虑,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是压力的结果,压力是情绪的原因。 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情绪并不是在压力源的作用下产生的, 比如看到日出美景后的开心,听一首悲伤的歌曲时的伤感等等。 正因为情绪与压力产生的机制不同,对人的影响不同,所以管理压力与管理情绪的侧重有所不同。 例如同样是一次比赛,有的人进行两次评估后,觉得这是一场关系重大、非赢不可的比赛,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会产生过大的压力。 有的人进行评估后,觉得这是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比赛,虽然重要,但不是至关重要,而且自己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应对,把比赛视作挑战而不是威胁,把心跳加快等身体反应解读为兴奋而不是紧张,这时候感知到的压力就会比较适度。 因此,我们要想改变自身感觉到的压力大小,也应该从改变对压力的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入手。所谓"改变可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就是我们对待压力的正确态度。 好了,了解了压力的产生机制,大家可能会问:对同一件事情,有些人容易感受到压力、有些人不容易感受到压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跟能力有关系吗 我们下一小节,就来跟大家说说,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了不同人对压力的评估和感知。 通常情况下,压力源是相对客观的,所以,不同人对同一压力源会感觉到不同的压力,是因为中间经过了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在这两次评估中,不同的因素会发挥影响,最终决定了不同人对压力的感知程度不同,这些因素分别是人格类型、认知方式、应对资源以及个人能力,接下来我具体给大家讲解。 这个结论首先是来源于心脏病专家迈耶.弗里德曼和雷.罗森曼(FriedmanandRosenman) , 迈耶.弗里德曼在工作中注意到,诊室的椅子、沙发等家具的扶手经常被抓坏,进而推测,可能是因为到这里看病的心脏病人,都比较紧张。 在后来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具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急性子“,并把这群人命名为A型人格,这类人群的特点是:时间紧迫感强,走路吃饭的速度很快,缺乏耐心,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追求难以实现的较高目标,不断给自己施加时间压力,为自己制定最后期限, 而且对额外的休息感到不舒服或者有罪恶感。后来的研究学者Irene和Chew进一步发现, 有这种行为模式的A型人,更容易感知到紧张和压力。 与之相对应的,B型人格的特质是,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他们有时的压力会过于小,可能会表现出来比较散漫。 所以,总结一下,人格类型对压力感知的影响是,A型人格者更容易感受到过大的压力,B型人格者则更可能觉得压力过小。当然需要和大家说明的是,在这里的A型人格和B型人格,和A、B血型没有一点关系,只是代表一类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群。 简单说来,认知方式会影响我们对一个压力事件的威胁度、和自己应对这种威胁的能力与资源的评估,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压力的威胁性估计过高、把对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和资源估计过低,那么感知到的压力水平就会更高。 给大家举个例子,同样是要做一次当众演讲,A同学认为一次演讲的好坏会决定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且目己本来的演讲能力就很弱,且没有渠道可以提升,家人、朋友、同事都不会看好自己这次的演讲。 而B同学却把这次演讲看作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效果不好,说明自己还有待提升,而且与没有练习之前相比,现在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演讲基础,无论结果好坏,家人、朋友、同事都会支持自己。 A同学,B同学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表现出来的就是,A同学觉得演讲这件事情让自己压力很大,而B同学会感觉更放松。 已有资源是如何影响压力感知呢,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对“老板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明天要交一份报告"这件事,我觉得时间太紧张做不完,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争取到老板的同意,把提交的时间由明天推后到了后天,时间充足了,那么由时间紧迫感带来的压力就会减轻。 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我们拥有的资源不足时,就更容易感觉到压力,而充足的资源会减轻这种压力感。 比如说,还是“要在明天交一份报告"这件事,我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写不出来,感觉到很大压力。如果我能力提高了,我会对快速写出一份报告更有把握,那自然压力会减轻很多。 我们知道了影响压力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人格类型、认知方式、应对资源和个人能力。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能够有一个方向,去控制自己的压力了。想要控制自己的压力,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因为人格类型、还是因为认知、还是因为其它因素才产生压力的,然后再去对症下药。 圈外商科学习笔记 人类的ABC性格含义:? 美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M. Friedman)和罗森曼(R. H.Roseman)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人类的性格有A类性格与B类性格之分。 A类性格,表现为: 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苛求自己,渴望出人头地;以事业成败作为人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下楼梯就一直抱怨电梯慢,恨不得自己跑下去;好斗,对人有敌意,看谁都是敌人。这种A型性格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 B型性格的人和A型截然相反,表现为: 谦逊谨慎,不自以为是;做事有条理,游刃有余;足够自信,但不在别人面前自夸,也不迫切需求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不轻易反对和敌视他人;心态平和,不外界事物所扰乱;主动调节心态,不偏执,不自虐。而临床医学的研究证明,和A型性格的人相比,B型性格的人更少患心脏病,并且更长寿。 还有一类人,性格特征又不同了,表现为: 内向;喜欢谁不喜欢谁,自己心里知道就是不说;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遇到不公,怒而不发;憋着,爱生闷气。我们称这类性格为C型性格。这类人容易发生肿瘤,所以也被称为“肿瘤性格”。 出处: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第21节P102 男律师的性格特点男律师的性格特点 男律师的性格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行业的人员,大家也都知道,不同行业需要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都是不同的,以下来了解男律师的性格特点。 男律师的性格特点1 敏锐、观察能力强、聪明、伶牙俐齿或者冷静。 做一个好律师最重点的还是在专业技能,情商不太低都无所谓性格如何。做了几年之后,会发现案源充沛的律师根本核心还是在专业上。“忽悠”客户只是水面上冰山露出来的一点点,大量看不见的基座还是执业经验和专业技能打底的。 性格无所谓急还是慢,内向还是外向,这些都只能影响执业风格。身边好律师比较相通的性格特点是,意志坚定,内心谦逊向学,但是自己对人和案件策略的判断充满自信,而且不轻易退让,脸皮厚不怕被骂和出丑。 相关信息: 1、律师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律师执业证书,但从事法律事务的人,一般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持有司法局颁发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书。也有一些人没有执照或正当职业就从事法律事务,通常被称为“黑人律师”,不是真正的律师。 2、律师必须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只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而没有律师执业证书的律师不能称为律师。 3、律师服务于全社会,没有特定的对象。自然人、法人可以委托律师办理法律事务。 4、从事法律实践时,必须有当事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委托,在授权范围内工作,不得越权或者滥用职权。 5、律师是法律工作者,律师只能在法律范围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范围内的工作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受行政单位、当事人、个人的干预。 男律师的性格特点2 律师感悟:性格决定律师的未来 律师界,一直有个奇怪的现象——女律师助理很多,但女律师却不多,能成为合伙人的就更是凤毛麟角。SO,女律师都去哪儿了? 为此,一位充满魅力的女律师——经过16年执业,如今已成为香港顶级大所和内地顶级大所在深圳的联营所主任,为解答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她特别撰文,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精彩的思考。 从一名应届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律师,如果整个过程在律师界完成,一般会经过律师助理(学徒)、专职律师(独立执业)、合伙人(律师事务所的老板之一)三个阶段的发展。观察律师业这三个阶段的性别比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律师助理中,女性多于男性;在专职律师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合伙人层面,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按照常理来看,律师助理是成为律师的第一个阶段,如果律师助理中女性多的话,第二阶段专职律师中的女性和第三阶段合伙人中的女性也应该多才对。但是现实恰恰相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律师界有过多种探讨,有的认为是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与男律师存在一定的性格差异由此而造成执业类型的不同,有的认为是由于律师行业的特殊性,女律师承担着很大的家庭压力,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等等。 但是,这种分析都太流于表面。其实,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是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的。 A型人格和B型人格 组织行为学中将人分为A型人格和B型人格。 A型行为是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M.)和罗森曼(Roseman,R.H.)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他们发现许多冠心病人都表现出一些典型而共同的特点,如: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等等。 他们把这类人的行为表现特点称之为A型行为类型(TABP),而相对缺乏这类特点的行为称之为B型行为(TBBP)。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 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属于平凡之人。 测试 下面有个测试,可以帮助读者测试属于那种类型的人格。 在下面特质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最符合你的行为特点? 累加7题的总分,然后乘以3。分数高于120分,表明你是极端的A型人格。分数低于90分,表明你是极端的B型人格。(分数对应性格如下图) 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研究,A型人格适合从事销售;B型人格适合当高管。 律师成长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与每一阶段的性别比例原因分析。 律师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角色定位 律师助理:不需要承担销售任务,只需要做好业务,需要B型人格,也可以说,在律师助理的筛选过程中,A型人格很可能落选,B型人格容易受到青睐。 而且,由于律师业务的挑战性和脑力劳动、法律服务的特点,业务能力强的人,往往是能沉下心来做研究、深入钻研、细心认真的人,这种人往往是典型的B型人格。 专职律师:除在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外,需要自己独立执业,也就是说,既需要做业务的能力,也需要接单的能力,需要做业务与营销并重。 优秀的律师助理,典型的B型人格,在此时需要转型,需要从B型人格转A型人格,如果能够转型成功,就能继续在律师行业发展,如果不能转型成功,在律师行业发展将非常困难。 合伙人:作为律师事务所的老板之一,要带几个或十几个律师助理,此时,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在一线做业务,只需要接下业务即可,而且需要大批量的承接业务,否则律师事务所将面临生存压力。此时需要典型的A型人格,超级销售员。 从上述三个阶段角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律师助理阶段,女性因为其细心、认真,多数为B型人格,更容易得到律师助理这份工作。另,同样为B型人格,对工作的忠诚度,女性比男性持久。女性律师助理,一般可以从事助理工作3-4年,或者更长,但男性律师助理一般都不会超过2年,很多男性律师助理在拿到律师执业证后就思考着独立了。 两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在律师助理中,女性绝对多于男性。 在专职律师阶段,由于既要做业务,又要做销售,此时B型人格会面临发展的瓶颈,助理阶段的只做业务已经不能符合新的阶段角色的要求。 典型的B型人格,在此时需要转型,需要从B型人格转A型人格,从只关注于业务到销售与业务并重,如果能够转型成功,就能继续在律师行业发展,如果不能转型成功,就只能离开律师行业。 每年都会有不少女律师,从律师事务所跳槽到公司担任高管。我的一位好友,已经从事了10年的律师工作,最近离开了律师行业,到一个大型国企担任法务高管。 从工作应该符合人格特质来看,这种流动的发生是必然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在目前环境不改变的情况下,这是优秀律师助理职业发展的归宿。同时也是专职律师阶段男性多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合伙人,如前分析,需要是一个超级销售员,是典型的A型人格。优秀的律师助理能成长为这种人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因为律师助理的筛选模式和培养机制都是按照B型人格的方式进行的,如果一个助理优秀,他或她必定是典型的B型人格,典型的B型人格由于不善于营销而在专职律师阶段就被迫转行,根本进入不了合伙人序列。 因此,除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外,很小概率的合伙人是从优秀的律师助理中成长起来的。再加上女性在营销方面的劣势,必然导致的结果,合伙人中的女性比例更低。这一推论,可以从数据中得到印证,根据2006年《全国律协女律师协会关于对各地女律师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截至到2006年3月,全国共有女律师23753人,其中专职21347人、兼职1992人,占全国律师总数的22.3%。 担任合伙人的女律师约3898人,占全国律师总数的3.66%。根据深圳市律师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2月,深圳共有执业律师6428人(含兼职律师),其中女律师为1669人,占深圳律师总数的26.71%,担任合伙人的女律师占深圳律师总数的21.21%。从全国的数据和深圳的数据来看, 在合伙人层面,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这一现象对律师行业的启示 分析完这一现象后,其实可以发现这是律师行业的一种悲哀,目前,整个律师行业,除了少数律师事务所为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外,其余多数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个体之间的松散联盟,奉行“分光吃光”的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律师个体既是生产主体,也是营销主体。但是擅长生产和擅长营销的人格特质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模式导致本行业培养出来的业务精英不断外流,难以在本行业继续发展。 而有公、检、法背景的半路出家的律师,由于业务来源丰富、擅长于营销而活得无比滋润。擅长于吃喝玩乐的律师比整天专注于做业务的律师更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这实在是律师业的一种悲哀。长此以往,律师业无异于自毁长城,也难以获得其他行业的尊敬与认同,更不用说走向国际化。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改变“分光吃光”的体制,大力发展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将业务人员与营销人员分开,所有收入由律师事务所统一分配,业务人员专注于业务,有稳定的职业前景,避免人才外流;营销人员专注于开拓市场,无须分心于业务。 让A型人格与B型人格的人在律师事务所可以各得其所,共同致力于律师行业的发展。 所以,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女律师的职业发展,从人格特质应该符合工作性质的角度看,在目前现状不改变的情况下,由律师助理发展成为企业高管是大多数女律师的归宿。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反思这种人才外流的现象了。我们应当发展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分工专业化,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女律师,为法律界留下更多的美好! 男律师的性格特点3 男生适合的法学类专业 1、法学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同学比较偏爱法学专业。很多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希望毕业后做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其实,这种工作对同学们的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2、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工作及到企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相关的工作。 男生选专业选什么好 顺:人工智能、计算机、机械、电气、航空、交通和运输未来很顺畅。 想未来发发展好,发展可期,那么人工智能、计算机、车辆、机械、电气、能源、材料、航空财经、交通和运输,特别是航空、财经、计算机是收入都是相当可观的。 学习这些专业,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专业都是和物理、数学、化学相关的一些工科类专业,所以,高中数理化的成绩就很重要了,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专业。工科专业,只要自己认学认干,就业一定不会差。 石狮市罗森曼服饰有限公司怎么样?石狮市罗森曼服饰有限公司是2014-04-01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石狮市湖滨区曾坑村方长路43号。 石狮市罗森曼服饰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581096410580Y,企业法人章治,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石狮市罗森曼服饰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服装、饰品生产及销售。包袋、服装辅料、针纺织品、五金制品、皮革制品批零兼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福建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2338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013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石狮市罗森曼服饰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济南罗森曼商贸有限公司怎么样?济南罗森曼商贸有限公司是2018-08-02在山东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付家村286号。 济南罗森曼商贸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112MA3M8EYQ3H,企业法人贾允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济南罗森曼商贸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五金产品、五金交电、纸制品、包装材料、办公用品、汽车配件、建筑机械设备及配件、仪器仪表、工具刃具、实验室设备、金属加工设备、机床设备及配件、管材、管件的批发、零售、技术咨询;煤炭(不得在高污染燃料控制区内生产、加工、存储及现场销售原散煤及不符合本地燃用标准的型煤)的零售以及其他按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等规定未禁止和不需经营许可的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济南罗森曼商贸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
2018-10-17 16:22:05
说到狠心,很多女人都做不到,看看生活中那些妇仁之仁,再看看金庸小说里的穆念慈,影视剧里更是多的不可数,常常看到 ... [详细]
2022-03-08 14:38:52
喜欢的女生如果说自己心情不好,怎么安慰她?我相信大部分男生都会说没事儿,别难过了这样做说明你还是不懂女人。今天 ... [详细]
2023-01-03 17:23:10
就是防晒指数,一般都在30,你要是在太阳大的地方,还是建议你出门打伞,物理防晒更管用,就是麻烦点。h2 id=polaar ... [详细]
2023-01-13 11:09:19
雅诗兰黛anr眼霜是它家的热门经典款,可修复各种眼部肌肤问题,身边的好友经常性回购。那么雅诗兰黛anr眼霜怎么样雅 ... [详细]
2019-04-15 13:51:03
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审美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在唐朝时,以胖为美的审美眼光,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的男人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 [详细]
女人真的不容易,怀孕后,内脏被挤压的严重,挺着大肚
乞丐装的最新境界! 副标题 买家你确定你不是阿宝??
这鼠标垫你看到了什么?邪恶了吧! 副标题 毫无违和感
啥病人看了这个都得好啊! 副标题 这胸是真的! 副标
下面的这些PS图都是网友发了一些自己的生活照片放到网